梅雨
跳到导航
跳到搜索
梅雨指春夏之交冷热空气交锋形成个锋面雨,即每年5月至6月之间华中地区、臺湾、日本中南部搭韩国南部等地持续天阴有雨个气候现象。等黄梅天过脱,箇眼地区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,正式进入热天。
梅雨发生辰光齐巧是中国江南梅子个成熟期,个咾叫“梅雨”。外加由于长期落雨,导致衣物、食品等容易发霉,梅雨又叫“霉雨”。不过,世界上同纬度个别样地方呒没梅雨,华南、华北地区虽然位于梅雨锋面带,但是黄梅天呒没明显个梅雨现象,尽管其间影响同样明显。
成因[编辑]
每年大约5月上旬,北方来个冷空气搭从南方北上个暖空气汇合于华南地区,形成华南准静止锋。大约到著6月中旬,暖空气势力增强,准静止锋北移至江南、江淮地区,成江淮准静止锋(又称为梅雨锋)。7月上旬,准静止锋再北移至日本、韩国一带。由于南来个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,碰着较冷气团,就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。箇段辰光冷暖空气势力相若,以致形成滞留锋面停留拉上述地区。
规律[编辑]
梅雨开始个日脚称为“入梅”或“立梅”,结束箇日称为“出梅”或“断梅”。大致上纬度越高,入梅越晏。臺湾大约5月中旬入梅,6月中旬出梅。长江中下游地区,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,7月中旬出梅。日本本土大约6月上旬入梅,7月中下旬出梅。
夏历算法[编辑]
入梅:在芒种起头一隻丙日;出梅:在小暑起头一隻未日。
入 梅 |
规定入梅日 | 芒种日脚 | 芒种后头一隻丙日 |
---|---|---|---|
芒种当天为丙日 | 1882年6月6日(丙子) | 1882年6月16日(丙戌) | |
芒种后头一隻丙日 | 2016年6月5日 | 2016年6月13日(丙寅) | |
出
梅 |
规定出梅日 | 小暑日脚 | 小暑后头一隻未日 |
小暑当天为未日 | 2001年7月7日(辛未) | 2001年7月19日 | |
小暑后头一隻未日 | 2016年7月7日 | 2016年7月12日(乙未) |
气象算法[编辑]
入梅日:前头五日天,副高来拉东经120°度个脊线≥北纬18°,外加至少有得三天日均气温高于22摄氏度;后头五日天,必须有得四天落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