曇摩流支

出自维基百科,自由个百科全书

昙摩流支(Dharma-ruci),汉译为「法乐」。伊是西域人。以勒律藏浪交关来三闻名。

弘传经历:律学[编辑]

个辰光,后秦个君王姚兴老崇拜、信奉佛教,伊大兴正道,所以伊个弘始年代(公元399年-416年) 是佛经传译个一段重要辰光。记载浪讲是勒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(公元404年),姚兴就「集义学僧数百余人于长安中寺」,[1]来开展译经个事业。参加个场集会个高僧里有鸠摩罗什、弗若多罗等。 世界浪普遍晓得个是,鸠摩罗什勒译经个主要贡献是勒拿般若经译成汉语,立下勒传播大乘佛教及般若思想个功劳。至于律学方面,虽然鸠摩罗什曾受学于卑摩罗叉律师,而且伊对自家勒律学浪个理解也有相当把握,[2]但又有伊自家因缘浪个法碍,勿愿致力於律学。[3]所以,律藏个传播是从昙柯迦罗开始,伊个后头主要是弗若多罗。僧传浪记载弗若多罗「少出家,以戒节见称,备通三藏而专精十诵律部。」 所以当姚兴勒长安集结精通义学个僧人译经时,鸠摩罗什就请弗若多罗背诵出《十诵律》个梵文本,再由罗什本人译成当时晋朝个汉文。可惜个是,个桩事体只进行到三分之两,弗若多罗就生毛病去世了[4]

根据《高僧传》浪个记载,而精通律学个昙摩流支是勒弘始七年到达长安,正好接续了律学个弘扬传播。[5]个只因缘是由净土宗个名僧慧远发动,伊写了一封信给昙摩流支。信浪讲:律学个传播本来在鸠摩罗什和弗若多罗身上已经有了好个开始,却也因为弗若多罗个逝世而起了变化。现在晓得昙摩流支对于戒律精通且娴熟,因此,伊自家极为渴慕得到完整而究竟个戒律传授,恳请流支能够拿《十诵律》个汉译完成。[6]昙摩流支接受了慧远个请求来了,经过大家周到个讨论研议,制定出翻译个条例要点后,由流支背诵出梵文本,再由罗什来翻译,一共有五十八卷。[7]鸠摩罗什虽然觉得《十诵律》个部头篇幅过大,但来不及删修,就辞世了。[8]后来由卑摩罗叉拿个本初稿带到寿春(今安徽寿县)石涧寺,补译出《善诵毗尼序》(又叫做《毗尼诵》)三卷,整理成一共六十一卷。

至于昙摩流支个后来,有位法师慧观本来想请伊到京城去。但流支却觉着你们此地已经有人、有法,足以利世。伊要到还没得律教个地方去弘法。那么伊就游化到别地方去了,人家勿晓得伊到了哪里、是阿里一年逝世个等等[9]

译经贡献[编辑]

  • 《信力入印法门经》五卷
  • 《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》二卷
  • 《金色鹿王经》一卷

参考资料[编辑]

  1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以伪秦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。(姚兴)集义学僧数百余人于长安中寺。」]
  2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,唯《十诵》一部未及删烦,存其本旨,必无差失。」]
  3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初什在龟兹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。」《高僧传》卷2:「卑摩未知被逼之事。因问什曰:汝于汉地大有重缘,受法弟子可有几人?什答云:「汉境经律未备,新经及诸论等,多是什所传出。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。但什累业障深,故不受师教耳。」]
  4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延请多罗诵出《十诵》梵本,罗什译为晋文,三分获二,多罗构疾庵然弃世。」]
  5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弘始七年秋,达自关中。」]
  6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庐山释慧远闻支既善毘尼,希得究竟律部,乃遣书通好曰:「佛教之兴,先行上国。自分流以来四百余年。至于沙门德式,所阙尤多。顷西域道士弗若多罗,是罽宾人,甚讽十诵梵本。有罗什法师,通才博见,为之传译。十诵之中,文始过半,多罗早丧,中途而寝,不得究竟大业。慨恨良深,传闻仁者,赍此经自随,甚欣所遇。冥运之来,岂人事而已耶?想弘道为物,感时而动,叩之有人,必情无所悋。若能为律学之徒,毕此经本,开示梵行,洗其耳目,使始涉之流,不失无上之津,参怀胜业者,日月弥朗,此则慧深德厚,人神同感矣。幸愿垂怀,不乖往意。……流支既得远书及姚兴敦请,乃与什共译《十诵》都毕。」亦可见《开元释教录》卷4。]
  7. [《肇论疏》卷2:「缘昙摩流支至。又诵胡本文,什读译都竟,本五十八卷。最后一后诵,遂其要改名善诵。及罗什叶世早,卑摩罗叉住石㵎寺,开为六十一卷。」]
  8. [《高僧传》卷2:「什犹恨文烦未善。既而什化,不获删治。」]
  9. [《开元释教录》卷4:「慧观欲请往杨都,支曰:彼土有人、有法,足以利世。吾当更行无律教处。于是游化余方,莫知所之。」]

参考文献[编辑]

  • 南朝梁,慧皎着,《高僧传》。
  • 南朝梁,僧佑着,《出三藏记集》。
  • 隋,费长房着,《历代三宝记》。
  • 唐,智升着,《开元释教录》。
  • 《古今图书集成选辑》

外部连结[编辑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