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大陈人

台湾大陈人(台州话:De Uae Da Jin Nyin),也叫大陈义胞(Da Jin Nyi Pau),是1955年2月份从中华民国浙江省大陈岛(难朝归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)、渔山列岛(难朝归宁波市象山县)、披山岛(难朝归玉环市)、南麂列岛(难朝归温州市平阳县)撤退到台湾个吴越老百姓。箇趟撤退史称大陈岛撤退。
大陈历史
[编辑]大陳島丄个老百姓主要是清朝中葉從浙江靠海地區移民到島丄个,大多數是從台州府三縣(臨海縣、黃岩縣搭仔溫嶺縣)來个,另外也有眼從福建來个福州人。[1]
1951年國民政府成立江浙反共救國軍,擔游擊隊整編到反共救國軍,總部設垃大陳島,還擔從北到南个漁山島、大陳島、披山島、南麂岛劃設成「大陳地區」,進行各種軍政咾民政建設,讓渠變成功國軍个「反攻基地」。[2]:102-104[3]
撤退到台湾
[编辑]國民政府決定從大陳撤退个辰光,朆逼大陳老百姓板要跟牢部隊一淘走,伊歇个大陳軍方頂高首長劉廉一司令本來估計,大概有四五成个老百姓會得跟牢部隊一淘撤退,大陳戰地政務頂高首長沈之岳專員呢,估計會得有六、七成;結果所有个老百姓全到臺灣哉。渠拉全选仔撤退到臺灣,有兩個原因:[3]:65-66
- 是因爲渠拉曉得,畀共產黨統治个閒話,就弗會得有好日腳過哉:蠻多大陳人有親眷還蹲垃對過畀共產黨統治个大陸,就算是1949年以後還保持聯繫,曉得仔渠拉交關同鄉咾親眷朋友咾,畀共產黨鬥爭或者殺脫个消息。另外,附近小島畀共產黨軍隊攻擊个辰光,有人死脫,交關受虐死脫个屍體氽到大陳島海邊丄,讓老百姓怕懼咾痛恨共產黨。
- 是爲仔「做人个道理」。大陳人認爲島丄个老百姓受着國民政府个照顧,弗好忘恩負義。1954年5月份,蔣介石巡視大陳島,軍民夾道歡迎。蔣經國到大陳視察過四趟,也安定仔大陳个人心,讓大陳老百姓心裏向蠻感激。
文化
[编辑]閒話
[编辑]大陳島民大多數是從台州三縣(黄岩县、临海县搭温岭县)來个咾,講个閒話主要是台州話。[1]大陳島丄還有眼從福建閩東來个移民,講福州話。[1][4]
除脫大陳島民,一淘撤退到臺灣个“大陳人”還有漁山島搭南麂島个老百姓,箇兩個地方人祖丄是從福建同安來个咾,是講浙南閩南語个(南麂島人也通溫州話)。[5][6][7][8][9][10]
根據出生咾從小蹲垃大陳新村个葉匡時(渠拉娘是大陳人,爺是溫嶺人)回憶,渠讀國小个辰光,同學基本丄全是大陳新村人,學生子淘裏講閒話全講大陳話,但是老師聽弗懂咾,學堂禁止學生子勒垃學堂裏向講大陳方言。[11][12]
信仰
[编辑]渔山人信一個叫“如意娘娘”个女神,渠会得保佑渔民咾水手出海平安,1955年撤退到臺灣个辰光,渔山人搭如意娘娘个像也请到仔臺灣,难朝供垃许臺東市富岡海神廟。[8][10][13][14]
参考资料
[编辑]- ↑ 1.0 1.1 1.2 歷史簡介 (zh-tw). 追尋大陳 社會文化網. 原始文档勒2024-07-27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4.
- ↑ (繁体中文)(1965)大陳紀略 ,民俗叢書.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.
- ↑ 3.0 3.1 陳緯華; 張茂桂. 從「大陳義胞」到「大陳人」:社會類屬的生成、轉變與意義. 台灣社會學. 2014, (27): 51-95. doi:10.6676/TS.2014.27.51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-07-07).
- ↑ 劉家國. 尋根系列/白犬島陳將軍,南台灣揚威名. 馬祖通訊. 1997-05-03, (45)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-04-24).
- ↑ (繁体中文)張屏生,張以文(2024).“浙南南麂島閩南話來臺50年的語言變化”,潮平兩岸闊:第十二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文集 .中華書局(香港)有限公司.ISBN 9789888912162.
- ↑ 洪惟仁. 高屏地區的語言分佈. 語言暨語言學. 2006, 7 (2): 365-416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-04-24) (中文(臺灣)).
- ↑ 吳中杰. 多族群混居下的語言與空間變遷 -以高樹鄉東振、大埔村為例 (zh-tw). 原始文档勒2025-04-24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4.
- ↑ 8.0 8.1 王文隆 (2024-05-08). 【歷史趣聞】石浦與富岡的如意信俗 (zh-tw). 人間福報. 原始文档勒2025-04-24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4.
- ↑ 富岡新村 (zh-tw). 台東地質公園網絡. 原始文档勒2024-05-18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4.
- ↑ 10.0 10.1 "一等几十年的海峡团圆饭: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昨晚播了石浦渔民张士忠的相逢故事 节目背后有一段跨越60年的骨肉离愁" (in zh-cn). 东南商报. 2014-05-17.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25-04-24. Retrieved 2025-04-24.
- ↑ "葉匡時憶童年 學校禁說大陳話" (in zh-tw). 中央社. 2014-06-19.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25-04-24. Retrieved 2025-04-24.
- ↑ 葉匡時 (2024-02-13). "梅花史話:大陳記憶系列(1) 母親的一個決定 改變我的一生" (in zh-tw).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25-04-24. Retrieved 2025-04-24.
- ↑ "大陳「如意娘娘」循小三通管道回娘家" (in zh-tw). 馬祖日報. 2008-09-12.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25-04-24. Retrieved 2025-04-25.
- ↑ 迎接台湾“如意娘娘”来象省亲 (zh-cn). 象山县人民政府 (2009-08-18). 原始文档勒2025-04-24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5.
外頭鏈接
[编辑]- 葉又華. 宜居城市的文化政治-以永和大陳義胞都市更新案為例 (zh-tw) (pdf). 原始文档勒2025-04-24存档. 访问日脚2025-04-25.
- 顧超光; 高佩宜. 臺東縣外省移民的聚落分佈及其住屋型式探討. 東台灣研究 (東台灣研究會). 2012-07, (19): 3-46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-04-24) (中文(臺灣)).